最近,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都去打“鼻炎针”,并表示多年的老鼻炎终于有救了。“鼻炎针”真的是鼻炎患者的福音吗?打一针,真的能一劳永逸?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委程雷教授表示:效果因人而异,切勿盲目跟风!
折磨了十多年的鼻炎终于有救了?
“打完鼻炎针的第4天,鼻炎的所有症状都消失了。”
“折磨了十多年的鼻炎,在一针鼻炎针之后,搞定了!至今没有再犯!”
“鼻子终于可以正常呼吸了……”
在某社交平台,神奇的“鼻炎针”突然走红,有很多关于“鼻炎针”的经验帖,不少备受鼻炎困扰的年轻人都去打了“鼻炎针”。
年轻人都在打的“鼻炎针”,真的有效吗?记者在这些经验帖下看到,诸多网友都表示去尝试过。
上班族孙雷表示:打完第一针后的一周内,鼻炎基本没有发作,只有两次轻微的流鼻涕以及偶尔的打喷嚏;打完第二针后,鼻炎有两次发作,不过严重程度比治疗前轻了很多,他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,很期待第三针后的效果。
不过也有患者“鼻炎针”治疗之后,出现了一些其他症状反应。仲雪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史,每周都要发作3-4次,在了解到“鼻炎针”后,毫不犹豫地去医院要求进行相关治疗,在她看来,就算再无效也不会比之前更难受,试一试说不定有惊喜。她分享道,和医生沟通达成一致后开始了治疗,“鼻炎针”打在脖子上,感觉不太痛,比抽血的感觉要轻,打完针后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皮无力下垂,喉咙有异物感,不能大口呼吸,还有一点咳嗽,不过这些症状在半小时左右后就消减了,之后再没有其他不良反应。
有些“鼻炎针”最初并非为了治疗过敏
目前,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(脱敏)被证明可改变疾病自然进程,通过3年以上规范化脱敏治疗,不仅能减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发作频率,更能阻止过敏进程从鼻炎向哮喘进展。
那么,“鼻炎针”究竟是啥?真得靠谱吗?
程雷教授解释,所谓“鼻炎针”的概念并不是某种明确的治疗手段,实际上市民口中的“鼻炎针”分为两大类:一种是在疼痛科进行的神经节阻滞疗法,另一种则是指药物治疗中的生物制剂,即单克隆抗体。
神经节阻滞疗法并非新兴的治疗手段,最早在1883年已经被发现了,此前也并非主要用来治疗鼻炎的,而是一种在疼痛科和麻醉科中广泛使用的临床治疗方法。它不仅用于治疗头、颈、胸和上肢的疼痛性疾病,还用于心脑血管、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,对于难治性心绞痛、心律失常、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。
这种“鼻炎针”的原理是在神经节的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,使颜面部交感神经“短暂休息”,失去对外界的感知力,从而降低鼻腔黏膜对温度、花粉等刺激源的反应,减轻鼻咽部过度敏感导致的喷嚏、流涕、鼻塞、鼻痒等症状。“如今,通过超声或CT引导用药物进行阻断,是较为精准的。”程雷教授解释。
而针对单克隆抗体,专家解释,过敏性疾病本质上属于二型炎症,因此单抗通过识别并结合特定的靶点,从而阻断关键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,可抑制炎症反应。
效果因人而异,也非一劳永逸
两种“鼻炎针”的效果究竟如何?
程雷教授提醒:“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、禁忌证和优缺点,疗效也因人而异,因此,不建议患者盲目跟风或迷信哪种治疗方式。”
针对神经节阻滞疗法,专家表示,这只是一个缓解症状的过程,和口服药、鼻喷药效果类似,药效也不是一劳永逸。
而针对单抗治疗,临床试验数据表明“鼻炎针”可使大部分患者鼻部症状得到控制和改善,但打完针鼻炎也有复发的概率,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会有所不同。专家提醒:鼻炎针并不是人人都适合,对本品活性成分及辅料有超敏反应、有严重活动性感染患者(结核、寄生虫、真菌、细菌等感染)禁用,在使用本药品期间,禁用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;18岁以下的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未确立,该部分人群不建议使用。此外,对于特殊人群,如妊娠期、哺乳期患者、老年患者、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合并有其他疾病需多种药物治疗时,也应该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使用,尽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。同时,该药品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结膜炎、关节痛、干眼、注射部位反应等,偶见睑缘炎、角膜炎,罕见超敏反应,在治疗过程中应引起注意。
两种“鼻炎针”的治疗费用,目前也不低。根据网友分享,其在进行神经节阻滞疗法时,整个疗程(10针)个人医保账户支付的费用大概是2000多元。而目前,司普奇拜单抗尚未纳入医保,一针的费用要1000多元。此前进口的该类单抗药物甚至高达5000多元一支。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
山东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