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8月份了,全国又会有近百万老人办理退休手续。一位事业单位的职工问,中级职称退休,视同缴费指数1.236,工龄恰好40年整,退休养老金能不能领到8000元以上呢?
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,进入2025年以后将全部使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。新办法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、个人账户养老金、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构成。
①基础养老金部分,等于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×(1+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÷2×缴费年限×1%。
视同缴费指数不等于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。
平均缴费指数=(视同缴费指数×视同缴费年限+实际缴费指数×实际缴费年限)÷全部缴费年限。
工龄40年的情况下,2025年8月退休,视同缴费年限会有29年零一个月。实际缴费年限是10年11个月。
实际缴费指数是非常难计算的,按照当地纳入缴费基数的工资待遇部分计算工资总额÷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。工资总额算的是应发工资。
比如说上年度工资总额是12万元,而当地公布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10万元,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.2。每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同,缴费基数也不一样,因此平均缴费指数计算也很复杂。
假设实际平均缴费指数是1.2,40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则是(1.2×10.9167+1.236×29.0833)÷40年=1.226。
经计算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44.52%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。
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,而且很多地方还使用略高一点的养老金计发基数。2024年是6606元至12307元。假设当地计发基数是8000元,基础养老金每月可领取3561.6元。
②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÷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。
职业年金养老金部分等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÷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。
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%进行积累的。职业年金部分是12%。不过,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职业年金的利率可能不一样,一般个人账户利率更高一些。
一般来说,当地社平工资8000元左右的情况下,中级职称的事业单位职工个人账户余额会有8~10万元以上。职业年金会是1.3~1.4倍的个人账户余额。
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也比较复杂。由于公务员和参公的事业编是不能延迟退休的,但普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延迟。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,也会因为延迟作出一定的变化。如果是八月份退休,应当是延迟退休了两个月,计发月数会是137.8个月。
假设个人账户余额是10万元,职业年金账户余额是14万元,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726元左右,职业年金是1016元左右。
③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,等于视同缴费年限×视同缴费指数×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×当地规定的过渡性系数(1%~1.4%,一般跟企业过渡性系数一致)。
假设按照29.0833年×1.236×8000元×1.3%=3738元。
以上四部分养老金相加,合计待遇是9041.6元。如果扣除1000元左右的职业年金的话,养老金也是8000元以上的。
山东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