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与我国领导人进行会谈,双方最终达成了澳大利亚即将向我国试运五批菜籽油逇共识。这将是五年封锁后,首批澳大利亚菜籽油油菜籽重返中国市场。
而在加拿大的钢铁厂里,工人们沉默地看着生产线停工告示。总理卡尼刚宣布对中国钢材征收25%报复性关税,却不知这一刀捅向中国的瞬间,加拿大最珍视的百亿油菜籽市场已被我国轻巧转交澳大利亚。
贸易战昏招:卡尼的致命误判
卡尼政府以为跟着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能讨到便宜。2024年10月,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%关税,紧接着又对钢铝产品追加25%关税。
这种盲目追随美国的行为,直接踩了中国反制的红线。更离谱的是战略错位。加拿大钢铁业91%产品依赖美国市场,却在白宫将钢铁关税提高到50%后陷入绝境。
当本国钢铁厂因美国关税被迫停产时,卡尼不向华盛顿讨说法,反而把气撒在中国头上:这种欺软怕硬的操作,活脱脱演成了国际政治圈的荒诞剧。
而我国的反制,无疑精准打在加拿大七寸上。今年3月20日,我国对加拿大菜籽油、油渣饼、豌豆征收100%惩罚性关税。
这一刀直接切断加国农业命脉:加拿大每年出口的685万吨油菜籽中,64%销往中国,价值20亿美元。
卡尼政府显然没做足功课。中国是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,年均消耗400万吨,但绝不是非加拿大不可。
当温哥华的货轮在港口空转时,澳大利亚、俄罗斯、乌克兰的供应商已挤满中国海关通道。最打脸的是,就在卡尼宣布钢铁关税当天,中澳敲定了五年内首批25万吨试运协议。
这一结果的出现,等于是加拿大亲手把本来已经到手的饭碗,亲手递给了自己的重要竞争对手。恐怕澳大利亚方面,也没想到加拿大竟然会如此慷慨。
澳大利亚的破冰:五年僵局三日解
阿尔巴尼斯这次访华堪称教科书级操作。7月12日抵京首日,澳方农业代表就亮出黑胫病防控新方案:
承诺杂质含量严格低于1%,并接受我国全程监督装运流程。这些举措直指2020年被拒之门外的核心痛点:当年正是因为澳方未充分清理油菜籽,导致检疫不达标。
更关键的是时机把握。中国油菜籽库存已降至15.9万吨的四年最低点,而加拿大货进不来。阿尔巴尼斯果断抓住了这个空窗期。
在成都农产品洽谈会上,阿尔巴尼斯亲手递给中国商务部长一袋西澳州新收油菜籽,袋面印着“纯净无杂”的汉字承诺。这种诚意换来的是五船试运绿灯,为澳企打开年销百万吨的通道。
反观卡尼的报复性关税成了国际笑话。7月16日宣布的“对华钢材征25%关税”,看似强硬实则自残。
加拿大钢铁市场高度依赖进口,三分之二消费量靠外国供应,而中国钢材仅占其中小部分。当地钢铁厂高管的抱怨道破天机:“我们专注于加拿大市场,会尽力让这里的人忙碌。”
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关税根本保护不了本国产业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加拿大钢厂因美国关税停工之际,中国钢企通过墨西哥转口贸易,对美出口反创新高:卡尼的关税大棒,最终只砸了本国工人饭碗。
全球棋盘:中国的多元突围
中国破解围堵的策略清晰可见。在油菜籽领域,一边重启澳大利亚渠道,一边扩大俄罗斯产品在我国市场的份额:
2025年前四月,俄菜油在华占比已超50%。同时加速发展国内产业:长江流域油菜籽单产提升40%,含油率突破40%。
这种多点布局的战略让卡尼的报复沦为徒劳。当加拿大农业省痛失订单时,中国饲料厂正比较着乌克兰、印度、阿联酋的样品。
当加工业省抵制中国电动车时,比亚迪已拿到墨西哥十万辆订单。用市场逻辑破解政治围堵,中国这招让单边主义者搬石砸脚。
阿尔巴尼斯在我国笑言:“每船油菜籽都是澳洲家庭的饭碗”。而卡尼在钢铁厂冷清车间里的演讲,只剩空洞的“维护产业利益”口号。两位领导人的状态,折射出两国经济真实温度。
澳大利亚农民在社交平台刷起#感谢中国订单#话题时,加拿大草原三省农场主正联名要求政府“重修对华关系”。
更戏剧的是,加农业部长私下向媒体抱怨“工业省绑架了国家利益”。这场面像极了被人抢走饭碗,还要替人数钱的冤大头。
如今的加拿大油菜籽仓库正堆积如山;北京海关的俄罗斯菜油快速通关通道前,排队的加拿大贸易商捏着关税单苦笑。
三个画面拼出2025年最残酷的贸易寓言:市场从不等候赌气的政客,供应链的巨轮总在辗碎狭隘的算计。
卡尼或许还在盘算如何再“捅中国一刀”,但历史早已写下结局:当加拿大钢铁厂为50%美国关税停工,当澳大利亚农民因中国订单增收,当俄罗斯菜油坐稳半壁江山。
这场闹剧唯一的“成果”,就是让加拿大用全国之力给全世界演示了“如何亲手埋葬自家黄金产业”。中国不过顺势而为,把别人不要的市场,转手送给了更懂珍惜的人。
参考资料:《英媒:中国或将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,接近达成协议》——观察者网
山东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